2024.11.16 親近善士(十一)
- Admin
- 2024年11月20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每週一句
親近勝利者:1.近諸佛位 2.諸佛歡喜 3.終不缺離大善知識 4.不墮惡趣 5.惡業煩惱悉不能勝 6.終不違越菩薩所行 7.於菩薩行具正念故,功德資糧漸漸增長 8.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。
回家作業
師父說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的行相是什麼呢?(手抄第3冊P139-P140)
聽聞前行 【改變自心,嚐到修習佛法的甜頭】(廣海明月 第151講 00:00 – 02:21)
如果有時間來反省的話,好像湖水,靜靜的時候才能夠映出天上的星星和月亮,我們內心也是。寧靜了之後,才會發現自己生命中更深一層的問題。所以步調不能太快、太雜亂、太匆促,因為這樣,我們就無法關注內心、無法看那些念頭。在二六時中的工作中、學習中,在家庭中、大大小小的這些事物之中,請大家要稍微放緩一下腳步。放緩腳步做什麼呢?凝視一下自己的心。要記得三界中最恐怖的就是內心了!因為最痛苦的根本存在於內心,所有的痛苦的來源,是我們並未調伏的心。 佛菩薩來到世間告訴我們這樣的真理,我們在內心中能夠樹立這樣的見解,反覆地去練習的話,自然會嚐到修習佛法的甜頭。你會發現:實際上改變內心比改變外境容易多了,因為他人的心是很難把握的。我們如果靜下來看一看自己的心,每天看一看、每天看一看!大事看一看、小事看一看、凡事都看一看!我們就會越來越熟悉自己的心,會熟悉自己對境的那個套路,你會知道這個事情來了我會怎麼想,是怎麼發生的,然後把它那個方向變成是向內調伏,馴服我這顆未馴服的心;讓良善能夠生起來、寬恕能夠生起來;對他人慈悲,對父母親啊、師長、三寶,甚至一個陌生人、一個他有情,我們都應該恭恭敬敬地對待。這樣的話,就不會產生很多雜亂的、痛苦的這些因。所以每天起來的時候,如果提一下這樣的正念,這樣一天的生活之中我們就會少造很多惡業,因為我們會有一個正知力在關照自己的三業。

上次課程回顧
成佛地圖

本週學習主題 【道前基礎—親近善士】


本週廣論原文—依止勝利 (P37LL5-LL3)
第四親近勝利者。 1.近諸佛位, 2.諸佛歡喜。 3.終不缺離大善知識。4.不墮惡趣。5.惡業煩惱悉不能勝。6.終不違越菩薩所行,7.於菩薩行具正念故,功德資糧漸漸增長。8.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。承事師故,意樂加行悉獲善業。作自他利資糧圓滿。
白話譯文
第四、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:1. 能一步步趨近佛果位;2.令諸佛歡喜;3.永不缺離善知識;4. 不會墮入惡趣;5.是惡業以及煩惱都不能取勝;6.永遠不違犯菩薩所行。7.行菩薩道時,具足正念,所以功德資糧逐漸增長;一切階段性與究竟的利益都能實現;8.由於承事善知識的緣故,能獲得良善的意樂與加行,所做自利利他的資糧果報也能圓滿。
本週廣論原文—依止勝利 (P37LL3-P38L1)
如是亦如《華嚴經》云:「善男子,若諸菩薩,為善知識正所攝受,不墮惡趣。若諸菩薩,為善知識所思念者,則不違越菩薩學處。若諸菩薩,為善知識所守護者,勝出世間。若諸菩薩,承事供養善知識者,於一切行不忘而行。若諸菩薩,為善知識所攝持者,諸業煩惱難以取勝。」
白話譯文
如同《華嚴經》中所說:「善男子!得到善知識攝受的菩薩們,不會墮入惡趣。意善知識思念的菩薩們,就不會違越菩薩的學處。被善知識守護的菩薩們,擁有勝過一切世間的守護。承事供養善知識的菩薩們,無所遺忙地行持菩薩行。得到善知識周嚴攝持的菩薩們,眾多的惡業煩惱都難以取勝。」
本週廣論原文—依止勝利 (P38L1-L3)
又云:「善男子,若諸菩薩,隨善知識所有教誡,諸佛世尊心正歡喜。若諸菩薩,於善知識所有言教,安住無違,近一切智。於善知識,言教無疑,則能近於諸善知識。作意不捨善知識者,一切利義,悉能成辦。」
又說:「善男子!遵從善知識教誡的菩薩,諸佛世尊為之心喜;安住善知識的言教而不違背的菩薩,趨近一切遍智。不懷疑善知識言教的菩薩,就能親近眾多善知識。如果在起心動念上始終不棄捨善知識,則眼前、究竟的一切利義,都能成辦。」
本週廣論原文—依止勝利 (P38L3-L7)
《不可思議秘密經》中亦云:「若善男子,或善女人,應極恭敬,依止親近承事尊重。若如是者,聞善法故成善意樂,及由彼故成善加行,由是因緣,造作善業。轉趣善行,能令善友,愛樂歡喜。由是不作惡業,作純善故,能令自他不起憂惱。由能隨順護自他故,能滿無上菩提之道,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。是故菩薩應依尊重,圓滿一切功德資糧。」
《不可思議秘密經》也提到: 「善男子、善女人們,應當極為虔敬地依止、親近、承事善知識。如果能這樣做,便會因為聽聞善法,而生善念,由於善念,身口的加行也成為善行。 由聞法的因緣而造了善業。造了善業,自然轉趣善行,還能使善友愛樂歡喜。由於不造惡業,純做善業,所以能令自己、他人不起憂惱。更由於能夠隨順護持自己和他人,所以能夠圓滿無上菩提,還能利益趣向惡道的有情。所以真正想修學圓滿佛道的菩薩行者,應該堅定的依止善知識,圓滿一切功德資糧。」
分享討論時間


